根據之前的流域改革試點模式,貴州省將在今年啟動實施南盤江等流域環境保護河長制、生態補償機制、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農業農村污染整治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工作。
多措并舉試點流域改革 貴州治水步入快車道
繼赤水河、烏江、清水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之后,今年起,貴州將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牛欄江—橫江(含草海)納入規劃,全面開啟八大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行動。
積累了可復制的治水經驗
貴州河流分屬長江和珠江兩大流域。長江流域包括牛欄江—橫江、赤水河—綦江、烏江和沅江水系,流域面積11.5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65.7%。珠江流域包括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水系,流域面積約6.1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34%。
貴州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流域水環境保護特別是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每年均把烏江、赤水河等流域作為重點流域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積累了可復制的治水經驗。
貴州省先后在赤水河、烏江流域實施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在清水江、紅楓湖、赤水河實施生態補償機制,在全省八大流域實施河長制。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后,貴州省建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聯席會議制度,省分管領導任召集人,省直有關單位為成員單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重大措施。
2015年,貴州省政府先后批準并實施了《烏江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2015年—2020年)》和《烏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補償辦法》,切實抓好三峽庫區及上游區水污染防治工作。
通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下達掛牌督辦任務以及深入推進清潔生產等措施,貴州切實加強流域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最大限度減少生產廢水排放。
貴州省先后關閉了流域內貴陽市五礦(貴州)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龍匯紙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6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共淘汰落后產能100.7萬噸。集中整治了烏江重要支流洋水河、甕安河,先后對流域內23家磷化工、煤礦企業實施一廠一治理方案、一廠一處理設施。
保障居民飲水安全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貴州省先后完成了地級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工作,報請省政府審定施行了《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嚴格控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準保護區內的各種開發建設活動。
“十二五”期間,全省共安排744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用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治理保護區內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目前貴州全省縣城以上所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已劃定保護區,總數達163個。
同時,貴州加強鎮(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2014年完成了100個示范性小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2015年完成了鄉鎮及農村1000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1200個1000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納入此次劃分工作。
2015年,貴州省長江流域共布設監測斷面59個,47個河流斷面水質達到優良水質標準,三岔河龍場、赤水河鰱魚溪、烏江望水渡口3個考核斷面水質達到Ⅱ類。
重點目標為水質保護
“鑒于八大流域總體水質為優良,此次生態文明制度改革重點目標為水質保護。”貴州省環保廳廳長熊德威告訴記者,今年開始實施的八大流域改革,將在赤水河、烏江、清水江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制定各流域生態文明改革工作方案,實行一域一策。
根據之前的流域改革試點模式,貴州省將在今年啟動實施南盤江等流域環境保護河長制、生態補償機制、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農業農村污染整治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工作。
針對八大流域的一、二級支流,貴州省將深化實施河長制,層層落實州、縣、鄉鎮水污染防治責任,充分整合資源,強化部門聯動機制,綜合推進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對河流環境保護不力的,將按照《貴州省生態環境損害黨政干部問責暫行辦法》進行問責。
按照保護者受益、利用者補償、污染者賠償原則,貴州省將參考烏江、赤水河、清水江生態補償辦法,結合流域實際,探索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今后,貴州省將根據各流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依據生態保護相關規范性文件和技術方法,確定各流域生態保護重要區域,劃定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紅線,并制定流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環境準入制度與管理措施。
按照計劃,貴州省將調整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將規模化養殖場納入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科學規劃布局,嚴格控制流域內畜禽、網箱養殖規模。同時因地制宜處置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建立流域農業農村污染合力整治制度,減緩農業面源污染。
同時,貴州省將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流域水體中主要污染物總量管控制度,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污許可制度,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和沒有排污許可證的企業事業單位加大懲處力度。
感謝您訪問
http://www.jstslvdai.com,我公司專業制造
管道泵,離心泵,排污泵等產品